俗語說「贏者為王;敗為寇」。但敗者不一定只能為寇。重生之神,從來就不是為了眷顧贏者而存在的。不是嗎?
總統大選敗選,代表不執政。但不執政,可以執 "別的"。執「政」在某些時空,不一定是最有力的。所以,敗選、不執政,也代表著可以更專心做政治以外的事。
創業的過程中,一家公司要成功地存活下來,「收益線」常常不是直線上升,一路平順。而是時升時降,一次又一次挑戰「損益平衡線」。這個月賺1萬塊,下個月又賠錢。再下個月賺3萬塊,再下下個月又賠錢。然後5萬、10萬、...,最後,不再賠錢了。
過去這八年,可以視作本土派第一次衝出「損益平衡」的水面。若印證到企業經營,則,把下台看作必然也無不可。下台,可能意味著再被某一個黨統治50年、或者再被另一個(數個)國家統治400年,才能再衝出水面。以人類歷史生生不息的數千年為視野來看,丟掉政權,也未必就等同種族國族滅絕。
中國人經歷文革那樣悽慘的事,終究也是過去了。台灣,未來也許也有機會面對文革、面對大屠殺,但那也是自己現在的選擇,未來只好當作共業承擔。最壞的想法就是:那就面對吧,但終究也一樣會過去。皮扳緊一點就是了。
回頭來看,為什麼敗選、會下野多久(還要努力多久之後才能再衝出水面)。4年?8年?50年?400年?要看抉擇--人民的抉擇。而抉擇有賴覺醒。
民進黨從黨外到執政,幾乎等同台灣意識覺醒歷程,(或是當中最鮮明的一段),一路上就是菁英帶領。極少數菁英先覺醒、往前衝。但是,太急。有的等不到執政,早早自焚。有的等到了執政,可惜,改革太躁進。忘記了奴隸當久了,很可能不習慣反抗,反而覺得繼續當奴隸才是安穩,所以反而殺了解放者。菁英改革在台灣也讓許多人民不習慣,也就感到不安。
在體制外的時期,菁英的目標是衝撞體制,所以只要夠衝、能讓體制解體就好,不太需要在乎跟隨的人民過半數了沒有;但是,執政以後,政權的維持,需要大量的選票。選票,需要選民(不是選民支持的強度、認同感的強度;是選民的人數)。衝撞體制可以靠菁英,但維持政權需要靠選民、選票,而且廣度比深度(強度)重要。
八年執政下來,看到的結果是:統的很統、獨的很獨,結果台灣的未來就這樣毀在平常不出來投票、不關心政治(甚至不關心台灣)、沒有主見的100~200萬 (中間?)選民手裡。這難道不是表示,選民沒有跟上來[註]?
[註] 我不能認同「政績無效是因為人民變聰明了、覺得政績是政黨理所當然應該提供的服務,所以不用選票回饋政績」的說法。政績如果得不到選票的回饋,就等同鼓勵政治人物「不需要政績」,受損的是選民。這樣的選民怎麼有變聰明?
可見教育還不夠--本土意識、國家意識還有待繼續加油。認同的選民,認同度可能增強了;但是認同的選民數增加得不夠(或減少了?)。 「具備台灣國家意識」的選民數的增加,要靠教育,而非政黨(主張、政策)向中間移動。民進黨執政八年,扣掉教育部長所用非人時間、加上沒有媒體協助,所以不管學校教育或社會教育,都來不及增加這個數字。於是每次都用「向中間靠攏」來增加選票數。這是不對的(當然也是無奈的),這可能讓原本認同的選民失望,而再次流失選票。所以,教育才是治本之道。
這就回到開頭說的,不執政了,不用應付質詢、杯葛了,剛好可以靜下心來好好的做教育、好好深耕。不執政了,教育當然不再是指教育部的那種體制教育。而是透過台 文、客語、原住民語的學習團體,透過社區營造環保團體,透過照顧弱勢的公益組織,透過體育、音樂、文化等活動等等,讓人民體會到台灣優於中國之所在,在於優質環保的環境、幸福互助的感受、族群文化的自由生根。這些生活化的經營,有的時候恐怕比執政更有力,更有助於讓人民打從心裡堅持台灣必須是不同於中國的另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附帶一提,許多人主張要用這八年在野黨的標準來檢驗,我認為這是無助於民進黨(或任何一群主張台灣主體者)重新執政的。政績都不認帳了,監督會贏回選票?監督再認真,恐怕也只是留給 "那些" 選民「不過是在報復」的(刻薄?)印象。
□ 〔 資料來源: 福爾摩沙OrzNews | 引用網址 〕